大学的理念要改变了。
“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吗? ”
在今天下午的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面向台下观众发问,他说这个问题是他做大学校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王树国没有答案,但他说自己唯一得到时间验证的是,“那些读博士的,(有些)没有他们做得好。”
他紧接着说:“那我们的教育怎么办?为什么我们想栽树而没有栽成?”对于这个问题王树国有比较清晰的答案:“我们都知道,就是不改,不愿改。别折磨孩子了,放开手,该飞的时候让他们飞吧。”
“大学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王树国感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塑世界。而作为知识和创新的源泉,大学的理念要改变了。
尤其是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后,AI比人类教得还好。他讲了一个段子:“现在导师判别是人工智能写的论文,还是学生写的论文,其实特别好判别,挑不出问题来的一定是人工智能写的,凡是有缺点的一定是人写的。”
这一辛辣调侃背后,恰恰点出了教师的职能所在。“你的功能不是传授知识,是让知识变为学生的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做的。”
变革的关键,在于打破大学与社会的壁垒。他认为,社会与大学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必须要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的、封闭的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大学的深刻变革和必由之路。 ”
“学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状态下磨练出来的。大学只是育了一棵苗而已。”王树国表示,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多宝下载》大学希望让学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与社会深度融合,和国际接轨,在这场新技术革命当中育出一些好苗子,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快速成长,在血与火的挑战中磨炼
在演讲中,王树国多次提到2035年这一时间节点。他说,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初步估算,旧的知识体系向新的知识体系过渡,到2035年基本初步的框架将会完成。他预计接下来的十年将是人才辈出的十年,这场信息技术革命一定会催生一批对人类社会进步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期待中国青年能否开辟新赛道、引领技术革命,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这场变革,更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人文与科学的关系。谈及“文科将消亡”的争议,王树国认为,当一系列技术问题产生的时候,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如何建立法律法规确保新技术对人类的伤害压缩到最小,最大限度释放新技术对人类的利处等等,都离不开社会科学工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进步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我们过分关注自然科学,而忽略人文社会科学,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消失,将会对人类带来极大的伤害。”王树国说。
责任编辑: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