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木爷说
1、直击问题根源《爱游戏体育网页版登录》,打破规模导向
中国公募基金从无到有,历经27年发展,规模已超30万亿元。然而,光鲜的数据背后,却是认同感和尊严感的缺失。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基金公司拿着旱涝保收的管理费,却对投资者的利益置若罔闻。
无论是基金管理公司、还是财富管理机构,收取的主要费用都和资产规模直接挂钩。理所当然的,“以规模为导向”成为这些机构最直观、简单的发展路径。其实这也是我国金融行业的普遍打法和问题,银行、保险也一样被“规模情结”所累。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展开。规模驱动的资管机构倾向于在市场高点发行产品,财富管理机构又往往在最好卖的时候“顺人性”营销。于是,基金规模在市场高点急剧扩张,客户纷纷“套在高位”,利益受损。类似的故事不断重演,导致投资者获得感、信任感缺失。
此次改革方案从根本上打破了“唯规模论”的考核方式,自上而下层层突破。股东改变对基金公司管理层的考核,管理层改变对基金规模、业绩的考核,基金经理改变对“收益”的理解,真正站在持有人的角度,全方位从“规模驱动”向“回报驱动”转型。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各方利益一致的格局,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者利益。
2、做实业绩基准,提升产品品质
不以规模论英雄的新时代,需要有新的“锚”来衡量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表现。因此,业绩比较基准的制定就尤为关键。
《方案》以业绩比较基准为约束,要求基金产品明确投资策略与风格,避免风格漂移,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因此,产品定位更为清晰,也更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己偏好选择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准的设置仍缺少行业标准。之前业绩基准的设定相对随意,甚至很多基金经理自己都不清楚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销售机构、投资者也不关心。对于同类产品,可能出现A基金收益更高但跑输基准,B基金收益较低但跑赢基准的情况。这就需要在设置业绩基准时,兼顾专业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同时,也要确保业绩基准清晰易懂,以利于投资者买到“名副其实”的好产品。
3、打破“旱涝保收”,能者多劳多得
这几年,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频频“奔私”。与之相对应的,是业绩亏损的基金经理仍旱涝保收。据相关统计,全市场有800只基金三年业绩低于基准10%。这本质上是“吃大锅饭”的结果。
此次《方案》明确提出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管理费率,优化收费模式。业绩显著低于基准时管理费减少,反之可升档收费。也就是说,鼓励能者多劳多得,好的业绩才能匹配好的薪酬。而对于徒有虚名的基金经理,将面临薪酬大幅缩水的局面。真正形成“赏优罚劣”的模式,促进行业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
4、找准自身定位,厘清发展路径
《方案》鼓励公募机构差异化发展,支持头部公司向综合性财富管理机构转型,中小机构则聚焦细分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从“以大为美”转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可以预见,未来大基金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形成头部集中的局面。而从公司定位看,头部公司将不仅仅聚焦于“投”,也会同时重视“顾”,从规模竞争转向“投资研究+客户服务”的双轮驱动,形成综合性的财富管理服务模式。
而对于中小基金而言,尽管很难直接与大基金去比拼成本,但“船小好调头”。依靠敏捷创新在细分市场卡位,做出业务特色。通过定制化服务,满足特定客群的特定需求。同样有望走出“小而美”的特色之路。
5、基金基民都赚钱,买方投顾是关键
当基金赚钱、基民却依旧不赚钱时,中间的鸿沟是投资者不理性、不专业的交易行为,而这归根结底是财富管理机构的缺位。作为上承基金公司、下达投资者的桥梁,财富管理机构是客户利益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一方面,财富管理机构需要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为客户匹配最合适的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公募基金反馈前线的客户需求,引导其开发适配的特色产品,确保公募基金与投资者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供需匹配。
原先的卖方销售模式下,财富管理是销售的代名词,赚取的是销售佣金和管理费分成,因此交易频率和保有规模是重中之重。新《方案》下,财富管理向买方投顾转型,赚取的是买方支付的投顾费。机构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客户利益才有可能成为核心。从原先的“卖产品”转向“顾客户”,通过陪伴式服务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客户的获得感,形成“长期资金-优质资产-稳定收益"的良性循环。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居民财富增值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
6、重塑行业生态,践行信义义务
此次公募基金改革,重点是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从制度上保障信义义务的履行,是真正对行业整体生态的重塑。目前,监管已经打响了第一枪,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等也应跟上步伐、紧抓落实,真正知行合一履行信义义务,将投资者利益置于首位。
短期阵痛不可避免。在降费潮和经营压力下,部分基金公司和财富管理机构的收入锐减,倒逼机构通过降薪、优化流程等方式降本增效。
但从长期看,《方案》的出台,具有历史性意义。这绝不是 “小打小闹”,而是致力于重塑以公募基金为核心的整个生态矩阵。从监管到基金公司、财富管理机构、甚至财经自媒体,从股东到管理层到员工,都需躬身入局,上下同欲,共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从做大到做强,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
原先的粗放式、爆发式增长注定难以为继。
监管正引领着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坚持将持有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保持敬畏,保持克制。
相信转型阵痛过后,公募基金行业必将迎来行业真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韦子蓉
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科技作为第一能源”不断引领 ✌和驱动的结果。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三链结合”、跨界融合, ❤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放眼未来,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场 ♓景革命、数字革命等,正以燎原之势,席卷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化、供应链全球化的背景下 ✊,通过协同创新、错位 ☸竞争、互补合作、有序发展,实现强链补链,是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将推动新能 ☽源成本向下 ✨,科技向上、效率向上 ⏲,新能源与传统电力、石化、化工 ⏲、建材、钢铁、建筑、交通等行业跨界交互,协同减污减碳,守护碧 ➢水、蓝天、净土。爱游戏体育网页版登录
嘉宾:张文中、毛教授
本报记者 安童 【编辑:伊藤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