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英杰
业内人士认为,外骨骼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医疗康复到工业辅助,再到养老和户外休闲,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外骨骼机器人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实现更低的单价,市场空间广阔,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外骨骼机器人“出圈《加拿大预测》”
“五一”假期期间,外骨骼机器人火遍国内各大山岳型景区,并被冠以“懒人爬山神器”之名。在泰山、黄山、华山等热门景点,这类可穿戴设备迅速走红,受到游客热捧。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发现,在“五一”假期期间,有不少游客在山岳型景区租用外骨骼机器人协助登山。以泰山景区为例,其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登山服务可辅助行走、监测身体状况,具备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重量约为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200公斤的瞬时拉力,续航时间可达8小时。
日前,智元研究院正式发布国内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踏山AsExo-TK1000”。该产品由智元研究院自主研发,是一款轻量级的可穿戴助力设备,集成了人工智能步态预测和力矩自适应调节技术。它能够实时捕捉用户的运动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和调节,准确率高达99.2%。同时,其“生长型”算法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能根据用户行为习惯不断优化体验,实现“越走越懂你,越走越舒适”。
程天科技也于几周前全新上架了外骨骼设备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重量不到2.5公斤,在腰托、腿托的支撑下,穿戴后的体感比实际重量轻,能帮穿戴者节省20%的体力。据悉,程天科技具备3张外骨骼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而全国一共只有16张此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上市公司积极参与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传感、人体工学、动力和电子等技术,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到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之中,共同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机器人表示,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目前主要采用仿生结构设计,步态专家系统,按键控制、智能拐杖、PAD控制多种控制方式,可根据用户的选择与参数设定辅助行走。公司外骨骼式无源可穿戴下肢助行器在医疗复健机构处于示范应用阶段。
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融合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为一体,对使用者的肢体动作进行辅助或增强。外骨骼机器人应用领域广阔,未来市场空间较大,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开源证券研究团队表示,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早期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和军工,后续拓展至工业和民用领域。其商业模式呈现“场景分化、技术支撑、生态协同”特征,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
大家一起来比学赶超 ☺呀,加拿大预测
记者在阳西县城的新城市场看到,刚捕捞上来的小鱿鱼个头饱 ♓满、色泽诱人,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档主说 ♌,现在正是小鱿鱼上市 ☻的加拿大预测季节,货源很新鲜。
本报记者 陈樵 【编辑:汪文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