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摩根士丹利测算,美国生产iPhone的成本将比中印制造高出35%,远超通过涨价4-6%来抵消25%关税的成本。摩根士丹利建议库克可考虑将部分小批量苹果产品的生产迁回美国,并承诺未来将其他苹果产品在岸生产。
特朗普威胁对iPhone征收25%的进口关税,摩根士丹利认为,“吃下关税”也比“美国制造”强,并给库克“支招”如何哄好特朗普。
5月28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显示,即使面临25%的进口关税,苹果仍然不太可能将iPhone生产迁回美国。
报告称,数据显示,美国生产iPhone的成本将比中印制造高出35%,远超通过涨价4-6%来抵消25%关税的成本。
摩根士丹利还指出,如果其预期的关税实施,或将导致苹果2026财年每股收益下降约11美分。
为了满足特朗普的要求,摩根士丹利建议库克可考虑将部分小批量苹果产品的生产迁回美国,并承诺未来将其他苹果产品在岸生产。
在美生产成本显著高于关税
据摩根士丹利大中华科技硬件团队的估算显示,在美国制造iPhone的成本至少比在中国或印度高35%,主要原因包括:
摩根士丹利表示,如果苹果要维持类似的毛利率,美国制造的iPhone 16 Pro需要定价1350美元,而非目前的999美元。
相比之下,如果苹果面临25%的iPhone进口关税,只需将全球iPhone价格提高4-6%,因为美国以外的更高利润率可以帮助抵消在美国销售iPhone的较低利润率。
摩根士丹利还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苹果将工厂迁回美国的时间成本问题。
报告称,根据与苹果的合同制造商沟通,装配工厂从建设到生产至少需要2年以上时间。考虑到苹果在美国销售超过6500万部iPhone,需要不止一个工厂,且在生产高峰期的时候需要超过10万名熟练工人。
以台积电为例,其2020年宣布亚利桑那州晶圆厂投资,直到2024年底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摩根士丹利称,如果苹果遵循同样时间表,首批美国制造的iPhone可能要在特朗普离任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关税对苹果的财务影响
报告称,根据模型计算,摩根士丹利假设iPhone将被征收25%的(来自中国和印度)关税,给苹果带来的财务影响如下:
华尔街见闻此前也提及,瑞银分析师David Vogt研报中写道:
“如果对每年从中国和印度进口到美国的约7000万部iPhone征收25%的统一关税,我们估计(苹果)的年度每股收益(EPS)将减少0.51美元。”
华尔街目前预计苹果2025财年的EPS为7.18美元,以此计算,瑞银估算减少0.51美元意味着,EPS会仅仅因为从中印两国进口iPhone的关税而下降7%以上。
苹果的潜在应对策略
报告称,摩根士丹利建议,苹果CEO库克应考虑宣布将部分小批量苹果产品的生产迁回美国,例如:
某些Mac型号、AI服务器、HomePod、AirTags等,并承诺未来将其他苹果产品在岸生产。
大摩表示,虽然不如iPhone那样具有象征意义,但这将创造双赢局面:政府获得全球最大电子公司公开承诺新的美国生产,苹果面临的地缘政治威胁减少。
责任编辑: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