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又陷入舆论漩涡,众多车主要求退车。5月10日早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刚刚在其个人微博发布动态,这是其自小米SU7事故后首次公开表态,也是其停更社交媒体一个多月后的明牌回归。
来源:新财富杂志综合
01
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
据第一财经报道,多名SU7 Ultra准车主认为,其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或者官方表达有误。
首批交付的SU7 Ultra车主实测“打脸”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存疑。即需要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既无法有效导流,也难以产生下压力,直接从性能配件变成了“最贵”装饰品。
有车主表示,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机盖,宣传的时候什么赛车级碳纤维、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辅助散热还能提升下压力、减重、提高整车性能……听起来就是你不买不行的那种,结果车刚提回来不久,就被泼了一盆冷水。据了解,多名SU7 Ultra准车主组建了维权群,进行无损退车维权的人数已超过300人。
而后,小米汽车方面回应称,在最早的量产计划中,SU7 Ultra量产版已具备足够的综合性能去冲击国内专业赛道和纽北,没有计划做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小米汽车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还推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我们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据悉,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车官方发布答网友问中提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采用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拥有2个贯穿风道,能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且原型车在发布会上有真实风道图片展示。雷军在直播中也曾强调:“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
3月2日,雷军在微博发布“碳纤维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件,内部结构也改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虽6小时后修改表述,但仍提及内部结构改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卖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为此支付额外费用,并等待约两个月的交付期。
但是,一位博主通过实验,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结果发现纸巾毫无反应;更有车主亲自拆解,发现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既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下压力。
据媒体报道,已有网友建立退车群,甚至有车主委托律师维权。还有网友附上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的视频联合声明,在三分钟的视频里,几十名车主晒出订单截图,明确要求小米退车。
车主们表示,不管是小米汽车虚假宣传还是表达失误,企业应该就此买单,就此,多名车主联合要求退车。
此外,4月30号,小米汽车推送了1.7.0版本更新,在SU7 Ultra上加了个“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新功能。简单来说,车机系统更新后锁住半数马力,用户需“刷赛道成绩”才能解锁性能。1500匹的超强马力一直是小米SU7 Ultra的卖点之一,但如今需要“刷圈”才能实现的做法被车主视作侵犯了选择权,也削弱了产品价值。
随后,小米汽车方面回应,收到大家反馈后,已暂停了这次推送。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将会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小米汽车已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预计用时4-8周,具体时间以小米官方通知为准。
02
时隔月余,雷军首度发声
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首次公开回应近期状态,坦言“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并透露曾因情绪低落取消会议、暂停出差及社交媒体互动。
5月5日,雷军职务调整冲上微博热搜。天眼查显示,近日,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由执行董事改任董事,同时经营范围新增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美发饰品销售。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孙波,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通讯设备销售、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等,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5月1日,雷军发布微博,小米汽车4月交付新车超2.8万辆。同时,小米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开始陆续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小米汽车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的消息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此前名为“小米智驾Pro”。
同时,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小米SU7 Ultra搭载的Xiaomi HAD,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此前名为“小米智驾Max”。
上述变更早有迹象。5月1日,小米汽车发布微博称,小米SU7的5月限时购车权益包括“小米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据小米汽车介绍,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与传统模块化架构有着本质区别。只需要上车后开启导航、挂入D挡,按下智驾键,就能轻松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该功能具备路边启动、ETC/闸机通行、环岛通行等功能,可实现城市道路、城区快速路、高速道路、封闭园区/停车场的无缝衔接。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通告,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具体包括规范宣传,不要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一词等内容。
这条“规范令”发布后,上海车展期间,“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高阶智驾”“无限接近L3级自动驾驶”等曾被企业“捧上高台”的宣传标语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辅助驾驶”“智能辅助驾驶”等。
随着工信部辅助驾驶出台“规范令”,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阿维塔、智己等多个汽车品牌已经调整了相关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米集团发布了2024年财报,雷军在微博称之为“史上最强年报”。
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到365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0%;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34.9%。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3%,其中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总收入为328亿元,多项指标超预期达成。Xiaomi SU7不仅实现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全年总交付量也超过10万台目标。
年报称,2024年,Xiaomi SU7系列交付量达136854辆,同时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全力冲刺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35万台的目标。
雷军也在微博发文称:“汇报一下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小米汽车一直在全力提升产能,已经取得一些进展,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感谢大家的耐心与支持!”
对于小米汽车后期怎么走,分析师这样说。
民生证券4月28日发布研报称,展望后续,考虑到公司智能电动汽车业务24Q4亏损收窄,其认为扭亏为盈在即,后续随着汽车业务从PS切换至PE估值,将进一步确立其作为小米第二增长曲线的地位。此外,小米已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全面对标Meta Ray-Ban,并以小米自有品牌形式发布,考虑到作为传统硬件品牌厂商,小米手握海量用户和供应链资源,更有望在AI眼镜的竞争中居于核心位置。
华兴证券5月9日发布研报称,展望未来,预计6月举办的小米投资者日与7月的YU7新车发布将成为重要催化剂。然而要提醒的是,投资者对这两大事件的高预期可能会使得超预期上行空间有限。进入2025年下半年,其认为小米将继续发力提升智能手机单价,以应对当前宏观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印度、印尼和拉美地区)可能出现的下行周期。与此同时,考虑到国补可能无法改变某些物联网产品SKU的长替换周期,其认为这是一项关键增长引擎,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政策的持续时间,此外,海外物联网业务扩张有望弥补国内2H25后续季度可能出现的增速放缓。
投稿、商务合作,可联系:xcf@stcn.com
- END -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资讯和信息,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表达或对于具体事件的陈述,不构成推荐及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社观点。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新财富》杂志4月号
2024新财富杂志最佳港股公司
生态再造 港股重估
(点击下方图片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认为是“废墟” ♋,就肆意进行破坏的情况在废墟探险类内容创 ♎作中并不少见。记者在一些网友发布的废墟视频、图片中发现,某些 ⛽废欧宝体育app官方怎么样弃医院、学校刚“走红”时门窗还较为完整 ♏,但之后为了视觉效果 ⏬,大多都被砸烂和敲碎 ⛻,很多废墟的墙面、桥底等地,还被人大量涂 ⏩鸦。
即使冯导出轨,她也是一副无所谓的大妇姿态。欧宝体育app官方怎么样
本报记者 吾酷 【编辑:宣永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