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AI竞赛进入深水区,中国科技巨头的战略路径差异正逐渐清晰。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25财年Q4及全年业绩显示,该季度内,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调整EBITA(非公认会计准则指标)同比增长36%至326.16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98.47亿元,同比增长22%。
“AI驱动”持续释放发展动能,核心业务增长继续提速。在千行百业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带动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18%,阿里云2025财年全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
就在一天前,腾讯发布了财报,AI同样是其中的高频词。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亦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AI等新AI机遇的投入。
今年AI投入显著加码,最新财报显示,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长91%,阿里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68%。未来,两大巨头显然选择继续加注。上一财季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及云基础设施建设,腾讯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将逼近千亿元。
管理层仍坚信,短期阵痛是为长期领跑AI时代必须支付的“门票”。
AI推动增长
AI驱动是财报中的亮点,但阿里和腾讯的路径有所差别。
阿里的AI战略更偏向“基础设施+开源生态”。尽管阿里没有微信、抖音这样的超级C端流量入口,但其核心优势在于阿里云——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公有云服务商。
过去一年,阿里云收入增速从3%加速至本季度的18%。2025财年全年,阿里云收入达到1180亿元,年度收入同比增幅达到了11%。这一反弹得益于AI热潮的推动,大模型快速发展显著拉动了云计算需求。
财报表示,阿里云增长势头主要由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包括AI相关产品的采用增加。该季度内,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财报显示,AI相关产品在众多的行业垂直领域获得更广泛应用,包括互联网、《威廉希尔注册登陆网址》零售、制造业和媒体,并越来越侧重于增值应用。
在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还分享了AI领域的两大最新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AI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
相比之下,腾讯更多聚焦于C端市场,AI应用实现了全场景的用户覆盖。原生AI产品如“元宝”借助混元大模型与DeepSeek双引擎驱动,用户规模迅速增长,2月至3月,腾讯元宝日活激增超20倍,成为了中国DAU排名第三的AI产品。
腾讯的核心产品也纷纷借助AI技术升级,微信、QQ、腾讯文档、QQ浏览器、腾讯会议、理财通等产品已通过AI能力深度整合,智能化体验持续升级。
与此同时,过去几个月里,AI也在更深入地整合到大厂的各项业务中。
目前来看,腾讯在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展现了AI战略的初步成效,其技术投入已开始反哺核心业务。例如,在营销服务业务上,AI驱动的智能投放系统显著提升了广告匹配精准度,带动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319亿元,连续十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游戏领域,AI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如《和平精英》引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和AI队友,优化玩家体验并提升活跃度。
再看阿里,本季度,淘天AI驱动的广告工具“全站推广”在商家的渗透率提升,令商家的市场营销效率得到提升;阿里巴巴国际站面向海外买家推出的原生AI应用Accio企业用户已超百万;截至5月初,闲鱼全线AI产品已覆盖近2200万用户,通过智能托管服务累计售出的GMV已达6.4亿元。
可以看出,AI正成为大厂存量业务效率提升与体验革新的关键变量。
持续投入
大厂对AI的投入还在继续。
吴泳铭自2023年上任后便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双核心战略,并在2024年剥离银泰、高鑫零售等非核心资产,将资源聚焦于电商与云计算。5月15日,在2025财年Q4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表示,集团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
上一财季,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及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金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重点投向算力中心、基础模型平台及业务AI化转型。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资本开支继续保持高强度,支持AI在千行百业加速应用落地。阿里在2024年四季度的单季度资本开支已经来到了317.7亿,同比增长259%,2025年一季度更是高达859.7亿元,同比增长168%。
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力度也在过去一年显著增加。2024年四季度,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86%至365.8亿元,全年资本开支767.6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收的11.6%。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一季度腾讯资本开支274.8亿元,同比增幅达91%,占营收的15%,重点投向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及人才储备。
腾讯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并预计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这意味着2025年腾讯的资本开支可能接近千亿元的水平。
尽管AI投入带来了显著的业绩提升,但市场仍对大厂的高资本开支与短期盈利压力存在担忧。AI相关研发开支的激增以及GPU等硬件投入的持续高位,可能对自由现金流造成短期压力。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该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35.09亿元,同比下降10%;自由现金流为738.70亿元,同比下降53%,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归因于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
不过,阿里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中强调,截至季度末,净现金水位为3664亿元,折合505亿美元。“强劲的净现金水位和健康的经营现金流,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资源,加大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把握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最新的AI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
腾讯管理层则强调,现有高质量收入(如游戏、广告、金融科技)的经营杠杆能够消化AI投入的额外成本。
以元宝为例,腾讯在报告期加大了对元宝的营销投入,但整体销售及市场开支只增长4%至79亿元,并且占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5%下降至4%。这是因为部分营销投入增长被新游戏发布的广告开支减少所抵消。
“我们相信,在AI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杆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同时我们预期,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马化腾表示。
大厂们正站在一个技术周期与商业周期交汇的关键节点,能否将其在各领域的庞大资源整合为统一的AI竞争力,将决定它们能否在下一个十年继续领跑。
责任编辑:王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