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成绿,苏木提红,黄栌取黄。非遗项目“传统植物染料染色”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正在教学徒们怎么用植物染色。
第一步,先从采花摘草开始。
第二步,剪切洗净,再煮水过滤。不同植物,煮的时间长短,火候大小,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到了浸染环节,时间要精确到秒,温度、浓度等要靠双手感知。
从山河草木间提取色素的传统染色技艺,在我国已传承数千年。据史书记载,“染色之术,远始于轩辕之世,黄帝制定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西周开始有专职的“染人”,秦朝设有“染色司”,唐宋时期设有“司染署”“染院”,明清时期设有“蓝靛所”。《诗经》《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均有植物染的记载。
自幼跟随家人学习植物染的黄荣华《987cc官网彩票1.0.3》,还有一份坚持了数十年的热爱,那就是通过植物染,在丝、棉、麻等材质上,还原各种古籍里、文物上出现过的经典色彩。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晕如雨后霁霞红,西方宝石难致同”。取自苔藓的色彩“苔绿”,在织物上焕发生机;鲜嫩的“鹅黄”,源自初生的小鹅,成为生活的一抹亮色。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色彩美学。这些色彩,取材于植物和天然矿物,被记录在古代文献中,保存于文物古迹上。
为了让这些色彩从写意走向精确,在纺织品领域,今年3月,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传统色应用色卡》,经植物染工艺验证,结合专家团队考证比照历史文献和文物,用计算机系统量化RGB(红绿蓝)值和色相、明度、饱和度等指标,首批收录了216个常用传统色彩。
从服装到彩妆,从饰品到文创,中国的色彩美学还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材质上。
被色彩装点的除了外在,还有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来自大自然的石青和石绿,幻化成宋代名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如今,那抹震撼人心的青绿,走上舞台,走进银幕,向世界讲述着缤纷多彩的中国故事。
张文武在演讲中表示,文化和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 ⏩年987cc官网彩票1.0.3来,中国工商银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认真落实文化 ⏫强国战略,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积极助力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幸福感、 ♌获得感。特别是面对文旅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情况,坚定与文旅企 ⛔业同舟共济、风雨共担 ✍,加大对文旅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文化产 ➢业赋能乡村振兴,推动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法国曾规划于2022年以前停止煤炭发电,这一承诺现在已 ♏无法兑现。欧盟成员国中,有8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同样 ❧的987cc官网彩票1.0.3目标,包括意大利、丹麦、荷兰和芬兰等,德国则计划于2038 ♉年淘汰煤电 ♉。
本报记者 米拉蒙特斯 【编辑:王谔 】